茶葉真能致癌?那是你沒有選對烘干方法
茶最早在我國是作為祭品而存在,逐漸演變為菜食、藥用、宮廷高級飲料,根據不同的采摘季節,可以分為春茶、夏茶、秋茶和冬茶,根據制造工藝又可以分為花茶、保健茶等。茶葉中含有眾多有利于人體健康的成分,也因此被稱為是“世界三大飲料之一”。“愛茶如命”是很多中國人的別稱,他們不僅愛茶,還懂茶,對制茶的工藝非常講究,也因此造就了我國獨一無二的茶文化。
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“茶道養生也會致癌”的說法,這其實并不是針對茶本身,而是茶葉由于存儲、包裝不當等原因導致茶葉出現霉餿味道,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種黃曲素酶致癌物,不利于人體的健康。
眾所周知,新茶并非越新越好,存放時間低于半個月的新茶是不宜食用的,很有可能誘發胃病、腸道炎癥等,并且新茶的存儲時間有限,就需要使用特殊的制茶工藝讓新茶更利于保存。
制茶最重要的環節可以說就是茶葉干燥了,我國目前的茶葉干燥工藝主要包含烘干、炒干和曬干三種形式,其中烘干是制茶廠最常采用的制茶方式。不管是綠茶、紅茶、白茶還是黑茶都需要經過烘干處理,蒸汽發生器與制茶設備相連,就可以瞬間為其提供充足的高溫蒸汽,利用高溫烘焙茶葉,高溫可以讓茶葉中的鈍化酶降低活性,停止發酵,當水分被蒸干之后顏色會變得光澤明亮、油潤鮮活,色澤非常統一,這是一般的鍋爐無法做到的。
茶葉的存儲不當也會導致茶葉的味道改變,所以,就需要利用蒸汽發生器對包裝好的茶葉進行殺菌消毒處理,讓容器內的細菌殺死,待容器冷卻之后就基本實現了真空無菌的環境,茶葉就不會在存儲的過程中出現霉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