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原釀酒麻煩多,諾貝思高招來解答
隨著我國農業的發展,糧食的產量越來越高,在儲備足夠的情況下,副食的生產規模也越來越大,酒,就是其中的領頭者,早在5000年前便有釀酒的文化,至于蒸餾酒則是在漢代就開始被飲用。
說句夸張的話,整個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酒的歷史,從帝辛無道酒池肉林,到劉關張桃園三結義,從青梅煮酒論英雄,到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。這一樁樁一件件,足以證實酒的歷史。
酒的歷史源遠流長,酒的制作工藝也越來越完善,就拿古時候做酒來比較,古法做酒是拿柴燒,無論是前期的糧食蒸煮,還是后期的蒸餾,柴火燒起來就一直要人看守,整個制作流程就仿佛在汗蒸,這樣的制作方法不衛生,造成浪費大,人員損耗更大,但是反觀現在,蒸酒廠家都在使用蒸汽發生器,不僅節省人工,更重要的是整個流程更干凈,蒸出的原酒更多。
不僅如此,蒸汽發生器在高原地區也有著亮眼表現,眾所周知,高原地區的氣壓和平原不一樣,水的沸點也不一樣,在海拔高度高于3000米時水的沸點是90度,越往上越小,做飯都要拿高壓鍋,更不要說蒸酒。
但是蒸汽發生器屬于壓力容器,會隨著溫度的升高壓力也隨著升大,所以可以不用管壓力的原因,在海拔3000米以上也可以做酒